纪念伟人毛泽东,青春奋进新征程 | 12月25日张家口一中北校区主题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4-01-05 08:41:38 丨 阅读次数:355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为此,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北校区全体师生举行了“纪念伟人毛泽东,青春奋进新征程”主题升旗仪式,表达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缅怀,对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的永远铭记。

图片.png

第一项:升国旗

升旗仪式由高一年级兰青青主任主持。全体师生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图片.png

第二项:高一学生代表朗诵伟人诗词

图片.png

1910年,17岁的少年毛泽东出走乡关,奔向外面的世界。临行前他给父亲写下了一首诗,以作告别。“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和志向的高远。从此,一位胸怀不凡,毅力顽强的少年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图片.png

1935年,42岁,历经长征的千难万苦,毛泽东写下了这首革命史诗——《七律·长征》,诗中讲述了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斗历程。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时至今日,我们同样可以在这首作品中体味出当年岁月的艰辛以及领袖人物的宏大气概。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6年,43岁,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他感叹祖国山河壮丽,纵论历代英雄人物,可谓目接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千载,指点江山主沉浮。正是这样的胸襟与抱负,让他在面临西安事变这一突然变故时,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大政方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49年,56岁,这一年终于迎来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胜利,欣喜之下,毛主席挥笔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诗中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今天,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追先念远,踏着伟人的足迹,重拾革命记忆,就是为了立心铸魂、修塑己身,努力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因此,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一同学立下了铮铮誓言……

图片.png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的志向,不能只是四季三餐,更要有家国未来。成长为绝壁间的青松,沙漠里的白杨,是风景亦是栋梁。

立人

人的天生属性就是责任感。我认为,我们的责任感首先来自于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自觉拧紧漏水的水龙头,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立心

心坚石穿,只要意志坚定,不退缩,事情就能成功。毕竟,学习并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你“千磨万击还坚劲”便会“任尔东西南北风”。

立身

不断学习,敦方正直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向上、向善必能担当新使命,引领新征程。

毛泽东诗词意境高远,蕴涵丰富,表达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在慷慨激昂的朗诵中,师生们重温红色经典诗词,共同感受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

第三项:颁奖

图片.png

高一年级举办了毛泽东诗词书法比赛,各班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德育处贾俊峰主任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

同学们,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奠基之功、开创之业、探索之果更加充满敬意。今天,对毛泽东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和他的战友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奠基和开创的伟大事业继承好、发展好。希望同学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新的历史华章!

供稿:德育处 高一年级

编辑:校宣传中心 王昊颖

审核:李生金 徐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