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面锦旗,都有一个故事——走入正博

发布时间:2020-09-11 16:39:21 丨 阅读次数:1552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唐•孔颖达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风骨与灵魂,它渗透于街头巷尾每一处饱含生机的景观里,构成了城市最美的画面。

文明,是一座校园的气质与底色,它彰显于一草一木、一旗一匾、一人一物、一言一行中,绿意盎然下的端方肃穆、锦绣明媚是校园最好的名片。

图片.png

老人、孩子与旗

素秋九月,果菊飘香,清景无限。九日的微风下,天空湛蓝,一个七旬老人,携孙儿孙女,风尘仆仆赶到正博,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张牌匾,两面锦旗,一页录取通知书。

图片.png

花白头发,面容清瞿,已是古稀之年的刘祺老人世代行医。中医讲究平和冲淡,自然谐调,然而七十二岁的他,在得知孙子孙女都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时,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特意制作了牌匾、锦旗送与学校,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阳光从窗外泻入,明黄与柔和相交,光与影的掩映中,史向东校长与老人亲切交谈。

图片.png

抬匾举旗,祖孙三人与校领导、老师合影留念。相机的“咔嚓”声中,流逝的是时间,永存的是情谊。

图片.png

图片.png

锦旗背后的故事

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恕道》

黑发如墨,衣袂翩跹,她是最美的老师。

而更美的,是她的谈吐和思维。

当我问及她从教28年的心路历程时,她以佛教的“大乘”“小乘”之说做了解答———

小乘佛法“渡自己”,大乘佛法“渡别人”。而班主任工作就是在“普渡众生”。学生即众生。

芸芸二十一载,她将自己的蕙质兰心尽融班主任工作中,儒家“恕道”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她始终遵循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传授于学生心中,深深植根。学生迟到了,调皮了,捣乱了,懈怠了……她不急于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愧悔之,领悟之,改正之。她令得众“生”信服。

谈到刘保秀,王晓民老师说:“那是个懂事的孩子,待人友善,乐观向上,责任心强。”而刘保秀,这个面容清秀的大男孩,在重遇班主任的那一刹,亦难抑内心的激动——

“老师,谢谢你,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渡人,即“恕”,你心如我心。


图片.png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只有苦学。

               ——京剧大师梅兰芳


第一次碰到范晓敏,是在图书馆。

我去还书,她在借书。

擦身而过的一瞬间,目之所及,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书架上翻找书籍。

“有《老人与海》吗?”她问。

我停下了脚步,呵,成年人的世界里,能够沉得下心看外国名著的不多了!

“为什么要借《老人与海》呢?”我问。

“要讲这一课了,得好好读一读,提前做好准备……”

平实的话语让人好感顿生,我牢牢地记住了她的名字——范晓敏。

一个勤奋的女孩。

第二次见到范晓敏,是因为刘洪玉。

她教出的学生。

两个女孩站在一起,似乎没有了年龄的差别,同样白皙的面庞,温婉的笑容,如同天使。

“老师,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孩子,也谢谢你,有了你们,我快速地成长!”

老师与学生的手紧紧相牵。

呵,成长!一个教师的成长何曾离得开学生?欲予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一杯之于一桶,需要教师一直前行在学习的路上,如涓涓溪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图片.png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灵魂。

              ——心语

她有一个极其古典的名字——侯凤云。

云端之凤!    

三十七载春秋,走过平凡教书路,她无悔而淡然。二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的背后,怎一个辛苦了得?然而,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涵盖了千言万语。

云中的凤,必得历经风雨,方现彩虹!

图片.png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新华视点

在张育新老师的桌面上,一部手机吸引了我的视线。

手机的背面,密密的课程表,我们可敬的老师呵,用如此的方式完成了和手机的亲密接触。

世上,还有比这更美的手机外壳?

“我是天生的老师。”

“父亲给我起的名字“育新”就注定了我会是一名教师。”

带着这样的使命感,由青涩到成熟,由少女至人妻,为人母,三十载光阴,她将生活以外的其它时光全部交给了学生。

正是这样的使命感,她在已不年轻的五十岁,主动请缨当上班主任!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文明的温度

走入正博,在绿草如茵间,在繁花点缀间,在水珠四射间,一转头,一回眸,你总能攫取到动人心弦的温暖瞬间,柔软而芳香。

是一抹红,一片绿,一方蓝;

是一个人,一首诗,一行字。

图片.png

是一箪食,一瓢饮,结庐在校舍的其乐融融;

是一管笔,一抔墨,宣纸书写的正博精神!

有人说:驾驭温度的能力,体现了文明发展的程度。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再到工业时代,如果说器物上的“文明温度”是技术手段的变革,那么,社会中的“文明温度”,则是人心精神的汇聚。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我们需要的文明的温度,即人心的温度。

正博精神正是这样温度的体现。也正因了这种精神,校园的文明之花常开不落,虽不浓烈却馨香持久。

纵然春去无颜色,翡翠蕃秀亦赏心。

图片.png